中公陕西军转干考试网为广大考生分享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帮助考生了解公基知识点。了解更多陕西军转干考试备考复习资料请访问中公陕西军转干考试网。
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比如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还应当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日常生活中见到得比较多的都是自然犯罪,因此我们主要以自然人为例给大家进行讲解。
一、刑事责任年龄
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
(四)75周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主要包括三类:
(一)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不负刑事责任。
(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精神正常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三种特别规定:
1、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阅读>>
陕西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中国古代常见先秦历史典故
欢迎关注陕西军队文职考试栏目,及时掌握陕西军队文职考试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